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Acquisition growth vs organic growth

CEO上場,很多時候都會搞收購,買人、買生意、買營業額,以求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樹立威信,此之謂acquisition growth。相比之下,靠原班人馬慢慢砌,就稱之為organic growth,在原有基數頗大的情況下,organic growth一定慢過acquisition growth好多,CEO未必有耐性等待

竇蓉一直不喜歡所謂「新加坡模式」,覺得該國過去幾年的經濟增長只是劣質的acquisition growth,透過大量吸納大陸有錢移民,推高經濟,但大陸人有錢無德的問題,即使在新加坡這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小國,一樣引發公憤。前幾天,一名中國年輕富豪在新加坡公路上駕駛法拉利跑車,疑超速闖紅燈,導致包括自己在內三人死亡,事件觸發新一輪反對大陸移民的聲音。新加坡這種靠有錢移民製造需求的acquisition growth,究竟是否值得狼英日講夜講,大家不妨想想。

等如收購合併,如果兩間公司是相逢恨晚,理念相近,收購理論上可以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可惜世界上好多收購只是為了短期內做靚盤數,兩間公司文化、歷史、理念都不同,貌合神離多的是。

新加坡的「金融投資移民計劃」以往只需家產有兩千萬坡幣(約一億人民幣),願動用一半投資金融產品,買買投資基金,便可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此舉吸引了大批強國富人,谷開來女士都是其中一個。利用這個方法引入人口、財富,拉動GDP,分明是劣質acquisition growth,過多幾年水土不服是正常事。

不過在新加坡人反對聲音愈來愈大時, 新加坡已大幅改革「投資移民計劃」,入場門檻高了很多。相反香港在中共、港共齊齊大開中門的情況下,不斷實現中共殖民,新加坡提高門檻,選擇來港的強國富人分分鐘會上升。
新加坡是acquisition growth 台灣則是organic growth,台灣因為政治上被孤立,在很多國際組織上都沒有席位,島民習慣自力更新。但愈來愈多人羨慕台灣,覺得彼處環境舒服,文化氣息濃厚,不似香港窮得只剩下LV和勞力士。台灣人本土意識很強,對水土有深厚的感情,在台灣旅遊,吃是一大主題,而他們亦以本地的農作物和食材為傲,農耕、蓄牧現代化發展,支持着本地的食品加工、飲食文化的事業。

台灣人素來較有文化和閒情,在香港禮崩樂壞之際,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正統的一點血脈,他們近十年,因為民主政體帶來自由開放的環境,煥發出令人驚喜的創造力,台灣偶像劇雖然有些低智,但起碼為大中華區源源不絕輸出娛圈新力軍,小說、漫畫、電影、音樂,在在流露創意和生命力,這種organic growth才是最珍貴的,因為這種增長是植根本土,在文化氛圍下自然產生的,不是用錢買回來,然後過一段時間水土不服而喊停。

不過講到尾,organic growth要有自由民主政體做後盾,否則人民惶惶惶不可終日,如何煥發創意呢?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