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濫情RIP

島海難後公布的港大民意調查,梁振英的民望竟然回升,可能是市民把對消防員、蛙人等救災英雄的敬意,胡裡胡塗地歸入了梁振英的賬上。香港人是濫情而善忘的,海難發生了十七日,政府宣布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現在連主席人選也未有,竇蓉相信為了查明海難原因,社會上有聲望的人如李國能、包致金、馬道立等,不可能個個都say no,就算退而求其次,也不用找兩個星期吧!海難死者死得冤枉,如果政府以尋找真相為首要目的,沒可能籌組區區一個委員會也遲遲未有聲氣,有理由相信,政府擔心委員會指出政府在事件中處理不當的地方,如果結論指意外原因是放煙花導致海上航道太擠逼,或自由行令香港交通負荷過重,政府壓根兒不想面對和解決。政府另有盤算,而置死難者公道於不顧,豈不是狼心狗肺。

海難出事後頭幾天,面書上充斥着RIP、一路好走之類的留言,我對這些濫情的短訊頗為不以為然,發生這樣的悲劇,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些難過,如果有宗教信仰,可為死者祈禱,或者誦讀一段經文,但在面書上花三秒鐘打句RIP用意何在?是為了在友儕中表現自己的同情心,還是真的可以藉此抒發內心的悲痛?喪子、喪偶之痛,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慰藉的,在靈堂上面對痛失至親的親友,一個擁抱更勝空泛無力的說話。說穿了,我們這些路人甲乙丙不會為陌生人的不幸而有切膚之痛,以事論事地督促政府找出真相,理智為先,感性為輔,反而更合乎人性,更合乎現實。

很奇怪,香港人就是喜歡濫情,海難發生後一兩天,討論責任誰屬,是否應該腰斬煙花就是把議題政治化。好了,等到死者入土為安,議題又冷卻下來,之前紛紛抒發RIP的朋友,能否把沉痛化為力量,監察政府儘快公正持平地作出調查?

當學民思潮的朋友佔領公民廣場時,一幕廣為傳頌的畫面是群眾像摩西過紅海般分成兩邊,自動自覺讓路給救傷車,大家又濫情地歌頌香港人的公民意識多麼的強、多麼的自律。Come on,在完全沒有成本和風險的情況下,稍為移動半呎予人方便,實在正常不過。在南島海難中,撞船後不顧而去的船長,船上促請船長儘快靠岸的乘客又反映了香港人那方面的質素?得罪講句,我們就是濫情但懦弱,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好像可以兼愛天下,也絕不吝嗇金錢資助,但在危難中卻欠缺勇氣和毅力,以和平理性作包裝,然後心安理得地選擇退縮;需要堅持不退讓時,卻選擇善忘。

既然我們定性南島海難為港殤,就應該盯着政府,儘快交出調查報告,我很擔心強國化下的香港,把這些人禍歸咎為意外,把焦點轉移至甚麼香港大愛呀、願死者安息之類的濫情mode,藉此淡化對政府監管小輪公司不力、以及十一國慶旅客過多造成運輸超負苛之類的指控,而狼英最着緊的是不想取消以後的國慶煙花,以免讓國慶由紅變黑。

竇蓉一向是冷漠mode的,並不賣賬大愛香港之類的口號,面對人禍引致的海難,我覺得最重要是取回公道,只有真相才可以令死者安息,否則香港冤魂不散,十月哈佬喂假招魂變真猛鬼!



3 則留言:

  1. 短期內放棄重組政府架構了,因為驚死多次。

    回覆刪除
  2. 我只是過客一名, 但我都睇晤過眼點解南丫島海難後梁振英的民望竟然回升,事實上10月1日梁振英至少有5單野需要清算/批評 :
    1) 點解升旗禮學民的人著黑衫俾人拉走 ? / 學民是否已經成為黑名單
    2) 國慶酒會佢大講香港人要接受中港融合, 公然破壞一國兩制
    3) 點解晤取消煙花洭演 ?
    4) 佢去海怡視察 d 所謂溫總式指揮只係發生大陸, 香港本身有機制, 跟本晤駛佢咁樣指揮
    5) 點解俾李剛抽水 ??
    6) 當年蘭桂坊事件肥彭第2日便委派包致金14日內交中期報告, 今日梁特首21日都未成立到委員會人選, 果然係急市民所不急; 市民急既佢晤急 ;

    所以我都覺得香港人有時真係太溫和,善良; 面對梁振英政府, 跟本係要咬住不放

    回覆刪除
  3. 由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倫明高,加埋前審計署署長鄧國斌分別出任南丫島海難調查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是適合的人選,鄧國斌監督政府,往績很公正,希望佢地儘快交出調查報告,記住查埋航道是否過度擠逼?節日自由行旅客是否已到本市不能承載的地步?繼續放煙花有否導致救援人員不足?四十條人命(聞說死者之一是一屍兩命),一定要公正,找出人禍的真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