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首爾再發現之一:終於可以行街街

韓潮疫情在香港蔓延了好幾年,患者以女性為主,橫跨少女、中女與熟女等多個年齡層,竇蓉N年前去過泡菜國旅遊,由於當年的印象欠佳,一直提不起勁再去,並對韓國事物產生抗體。四月中隨大夥兒到首爾玩了四天,對這個地方的印象完全改觀,首先是市容乾淨,街道寬敞,林蔭處處,而且購物選擇多不勝數,價廉物美,吃方面不及日本菜般精緻矜貴,烤肉燒酒都是走豪邁路線的菜式,但卻做到粗中有細,重點是價格很便宜。
竇蓉搭韓國航空的red-eye flight在凌晨出發,到埗後是清晨五點,務求玩足一天,韓國航空比國泰的座位稍稍闊一些,要知道飛機上名副其實是一寸空間一寸金,稍為鬆動一點已令人喜出望外,加上那些韓藉空姐很有禮貌,起碼比港龍的女孩殷勤和細心,為旅程帶來一個愉快的開始
落機後一行人等先到酒店check in,小睡片刻。(我們多訂了一天酒店,就是務求落機後可以先休息一會),中午過後,就展開購物第一站新沙洞林蔭大道。
在香港,行街只是一個代名詞,我們大多數時間其實在行商場,而商場的模式就是以連鎖品牌為主,對零售商來說,得海港城得天下,曾經聽過一個客戶表示,搞上市都是因為想整靚個profile加價,增加廣告開支,殺入海港城!雖然多得海港城,才有100隻不同造型的叮噹,和巨型Rubber Duck,但行街的驚喜在於偶然碰上一、兩株早開的櫻花樹,欣賞下一兩旁小店的櫥窗佈置,感受四時天氣,這種感覺是商場不可取代的。



新沙洞、狎鷗亭是Gangnam style一曲中所指,有錢人和中產流連的地方,但在林蔭大道仍有很多無名小店,讓消費者去尋寶,我自己就買了些bling bling頸鍊,這些用假寶石串珠仔而成的fashion accessories,今季大熱,潮流品牌如ShouroukErickson Beamon動輒賣三、四千元,在首爾,類似的串珠仔售價是100-400元港紙不等,手工也不賴,值得大手掃貨。

出發之前,本來以為今次夾正看櫻花的最佳時間,於是第二日一早起程去汝矣島賞櫻,可惜今年天氣較冷,櫻花都只是含苞待放,還好行程最後一日,我再獨闖汝矣島碰運氣,終於在輪中路尾段,有一節小路兩旁櫻花盛開,可以拍些照片向facebook交差。



購物第二站是女人聖地明洞。我不承認自己是購物狂,但來到首爾,也忍不住要放縱一下。香港這個所謂購物天堂,愈來愈名不符實,就以護膚品為例,愈出愈貴,那隻大賣廣告的神仙水,幾年漲價一倍,擺明不做凡人生意。韓國又不知為何容納到這麼多護膚品牌,明洞大街小巷都是各式化粧品及護膚品專門店,要不是出發前看過一些網誌推介,真是有選擇恐懼症。粗略八卦了一圈後,我就根據之前資料指示,在The Face Shop買了三枝洗面膏,三盒面霜和三十塊蝸牛mask,同行的朋友,買了百多二百塊mask,單是護膚品就要另外多買一個旅行喼存放!一塊蝸牛mask,平均只是20多元港幣,難怪個個港女都買到失控。用後效果似乎不錯,毛孔好像細了一點喎。

第二天晚上,吃過晚飯,一行人等就出發去東大門血拼。我本以為東大門是類似廣州白馬廣場的批發中心,但原來是由多個獨立的商場組成,每間小店的貨品都擺得很齊整,服裝的車工雖然相對粗糙一些,但也是買優閒服的好地方。一輪搶攻後,我總共買了六樣東西,最滿意這個手做的皮袋,大約只是港幣550,適合周六日郊遊或者外出看戲。
明洞附近的樂天百貨是買上班服的好地方,中環上班族最佳的服裝風格大抵是時尚之餘不失霸氣XD!既要保持power dressing的戰鬥格,高跟鞋和名牌手袋這兩大道具一定走唔甩,但同時可增添一點時尚元素,例如今季很流行的橙、黃、綠等鮮艷色調,可以適量地滲進上班服飾之中。韓妹自恃對腳夠幼,因此出品大量極短的pencil skirt、窄服褲等,上身就配襯較長的blazer,長身blazer正好遮住我的小肚腩,因此我在樂天百貨又掃入了多件上衣,可惜短裙實在太短,合適的不多。
我看過買回來的東西,無論是衣物或護膚品,全部都是made in Korea的,韓國人自強不息,不假外求,又真是幾令人佩服, 那似得強國,口口聲聲愛國,但全國冇人相信國產品牌。韓國人卻是真愛國,團結勇武的一個民族。
http://travel.cnn.com/seoul/life/50-reasons-why-seoul-worlds-greatest-city-534720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誰的自由市場


批評別人的專欄無聊,本身就是一件無聊的事,但看到職場阿姐評論碼頭工人罷工的鴻文,又實在是不吐不快。文中阿姐首先引述了一位讀者來函,指出:我一直好認同自由市場嘅理論,任何人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更多,都可以諗辦法去付諸實行、進修、轉工甚至轉行,利用環境轉變去將自己潛在能力釋放出來,市場自然會話你知你值幾多錢。罷工、示威對個人競爭力毫無提升,點可以令到人地更多你呢?
施永青先生在AM730的專欄裏提到關鍵的一點:資本可以累積,但勞力是不能累積的,今天的勞力,今天就要賣。從事勞力工作的人,是餐搵餐食。我不知道出賣勞力的人應該怎樣把潛能釋放出來,是否像變形俠醫般忽然爆衫,然後力量就會爆發百倍?我只知道,勞力會隨年紀不斷衰退,在以日薪計算、沒有任何職業保障的工作環境下,勞力下降,或是工傷,就是工人的末路。工人不乖乖被剝削,怎會變成被騎劫?罷工、示威當然不會令勞力倍增,但可以增加談判籌碼。
至於自由市場這個魔咒,多虧每年傳統基金會都把《經濟自由度指數》*第一名頒給香港,令我們奉自由市場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天條。但傳統基金會眼中的自由,是資本進出的自由,營商的自由,投資自由而不是勞動階層的自由。勞資雙方不是敵我矛盾,產權保障、資訊自由、法治精神、廉潔社會,對各階層都很重要,但過度自由的投資和營商環境,已經在傷害基層爭取合理生活條件的自由了,情況就像搖搖板,營商愈自由,工人愈不自由。在香港,地產、金融業高度壟斷,就是看電視也只有同賀曾志偉六十大壽的TVB碼頭業由HIT壟斷一半以上,更是不在話下。面對一班最不自由的基層員工,誇誇其談「利用環境轉變去將自己潛在能力釋放出來,市場自然會話你知你值幾多錢。」涼薄過何不食肉糜,畢竟晉惠帝年代沒有互聯網,他的無知還情有可原。香港這個自由市場,由一堆壟斷了金融、地產、基建、零售行業的商家,加上一堆吃政治午餐的建制派,在政治、經濟上予取予携,但這些自由只屬於已取得建制入場券的富有階層,基層人士,受盡壟斷之苦,稍作控訴,卻一樣被扣破壞自由市場的帽子。
讀者又話:「今次雙李對決,我唔會支持工人,因為我覺得各有前因莫羨人這句說話,等於說:你條命唔好,不要怪人。職場阿姐認為工人們仇富,死抱「我要贏,你就要輸」的態度結果只能是通輸。凡工潮、工運,都要對資方造成壓力,這是常識吧?反過來說,工人匐伏在地,HIT會心軟嗎?替HIT消毒的傳媒指出,碼頭運作在世界各地都已經機械化,唯獨香港仍然動用大量人手,HIT內部一直有高層建議機械化,但要顧及工人飯碗才沒有這樣做。掉轉來說,應該是香港工人任勞任怨,公司犯不着投入capital expenditure去搞機械化,反正以香港工人的成本,運作效益仍然很高,但如果讓工會成形,工人每年都會要求加薪,則公司的利潤率肯定會下降,因此HIT才會半步不讓。無疑HIT在是次工潮後,或會加快機械化的步伐,機械化之後,有機會留下來的工人,會得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工作環境,一部份則要轉行或失業,但這是無法抗拒的時代巨輪,我們不反對機械化,但反對利用工人欠缺議價能力的弱點,讓HIT享有比機械化更筍的經濟效益
職場阿姐的專欄其實長期貨不對辦,我明白《蘋果日報》是自由經濟的信徒,一些老闆代言人的專欄如左丁山,也有些不同的觀點可供參考,前題是要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既然稱得上是獵頭族, 我希望知道最新的人事供求走勢,以及MNC的招聘情況,例如香港房價高企,為歐美專才提供的房津有沒有增加?還可以租淺水灣嗎?國際學校學位稀缺,會否影響外來人才來港?以優才計劃來港的國內人愈來愈多,多少是優才?多少是皇親國戚?香港人如何應付這股國內勢力?大公司男高層鬧出桃色醜聞會影響晉升嗎?以往銀行高層都被拍到與女同遊,公司會否照肺?除了投行外,律師、會計師是否都在靜靜地炒人?以上所有竇蓉關心的高級打工仔題目,阿姐通通沒有觸及,令我很懷疑她處理的人事招聘其實有多高級,為何十篇有八篇都是月旦新入職的後生仔?
竇蓉也經常面對個個月計住請兩日病假的後生仔,但所謂八十後、九十後,不是可以籠統歸類的,有些富家子很有家教,家庭富裕反而不計較人工,肯學肯做;又有些欠下一身grant loan的,仍然覺得趁三十歲前一定放個working holiday 反正選擇哪一條路也好,命運和際遇自然會讓他們好好上一課,不用我們指指點點,學我偶像倪匡話齋:「社會進步, 因為後生仔唔聽大人話!」如果要講職場趣聞,或者打工心法,唔該講些高級打工仔、CEO級的故事,不要整天消費初入職場的後生仔好嗎?

*《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對全球一百七十七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度作出排名,當中十項評估因素是:營商自由、貿易自由、財政自由、政府開支、貨幣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產權保障、廉潔程度和勞工自由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中環食潮


一年前寫過一篇「老襯消費主義」(http://gravyloveme.blogspot.hk/2012/04/blog-post_14.html),當時已有預感中環牛記茶室遲早執笠,今日果然應驗。在中環友之中,竇蓉的飲食習慣是比較草根的,直接些講是「慳」,同事中有人每日都會book枱食飯,食鐵板燒也要指定chef,我自問味蕾未有如此靈敏,對食的要求較低,因此平日最喜歡幫襯中環小店,常去的就是牛記、九記和羅富記,三者之中以牛記的菜式最豐富,不足二百元,可以吃到兩碟份量十足的小炒,一碗例湯,兩碗白飯,再加免費糖水,在中環絕無僅有。牛記結業後,類似格局的菜館就只有蛇王芬,酒樓格局如蓮香,至於鏞記、陸羽之類,又太過煞有介不是收工之後,隨便吃兩個小炒的地方。

小店相繼結業,除了簡單一句地產覇權外,扮嘢飲食文化的流行,其實也是原凶之一。就以中環為例,以本人非正式統計,三大流行食店分別是拉麵、咖啡店及各式各樣的cake shop,例如牛記坐落的九如坊、歌賦街,就已經有長、周月拉麵、宅麵專門店;中環全區的拉麵更是多於雨後春筍,豚王、一風堂、味千,Missocool、札幌元祖、秀拉麵,名堂之多,難以盡錄。

其實類似的食熱潮前幾年在中環也出現過,當時的主角是漢堡包,在《飲食男女》之類的雜誌吹捧下,忽然間薯條、漢堡包都有不同門派,歌賦街、威靈頓街、士丹利街當年多了很多漢堡包專門店,記憶中有Burger RepublicPro-BurgerMonster Burger等等,今天當然執晒笠,就連Triple O’s都因為交易廣場大翻新而結業,拉麵熱潮恐怕不久都會步漢堡包熱潮的後塵。

至於cake shop,全個香港也是多到泛濫,甜味是比較單一的味覺,林林種種的cake shop主要以靚樣取勝,食味其實太同小異,當中又以Ms B CakeryPetite Amanda為偶像派的佼佼者。奇怪的是同樣是甜品,糖水照理都好好賺,但在中環就只有無盡的cake shop,卻容不下一間糖水店,是否湯圓、蕃薯、紅豆沙太cheapN年前在娛樂行曾經有一間滿記,後來都執了笠。

只要繼續有大量TVB廣告雜誌式的飲食節目,加上期期都要搵嘢寫的飲食雜誌,自然有很多雄心壯地的創業者加入飲食潮流,讀者追捧一輪,逼走了旁邊付不起租的老土食店,大家又慣性懷緬一番。所謂一雞死一雞鳴,除了業主立於不敗之外,千辛萬苦創業的食店東主,有些可能連裝修錢都蝕埋,中環食客想吃碟雞,沒有了牛記,也可以去扮嘢十足的大班樓。